爱犬阻止自闭症主人自残
近日,美国一位患有自闭症的女子通过社交网络上传了一段视频,记录下其狗狗为阻止她自残,做出了种种让人感动、暖心的举动,受到了大批网友的点赞与追捧。
据报道,这名叫丹妮尔(DanielleJacobs)的女子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,多年来深受自闭症的折磨。视频开始时,丹妮尔大声哭泣并用拳头用力捶打自己。而她受过专门训练的狗狗看到这一幕后立即跳起来,并把爪子搭在主人手臂上,试图阻止她的自残行为。
丹妮尔之后仍在抽泣,并用力打自己的头等部位,狗狗随即两只后脚站立起来,再次用爪子推开主人的手臂。这会丹妮尔终于冷静了下来,蹲在地上。而狗狗则蜷缩在主人身边,轻轻舔着主人的面颊。
据悉,目前该视频在社交网站上已被浏览了超过60万次,网友纷纷感谢丹妮尔能鼓起勇气将这样一个私人的视频与大家分享。网友称,丹尼尔的这一举动很“勇敢”,并纷纷感叹称“狗狗不愧是人类是最好的朋友”。
据了解,丹妮尔患上的这种病叫做“阿斯伯格综合症”,又称自闭症,常发病于婴幼儿期,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,人际交往障碍,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,目前该病病因不明,尚无特效预防手段。
养宠物,有助于自闭症患者更好的交流
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,接触动物能让自闭症儿童受益匪浅,比如可以增加他们的一些积极的社会行为,使得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增多,从而帮助改善自闭症。
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给出的数据表明,几乎每88名年满八岁的儿童中,就有一个患有自闭症。这已经成为一个长久而神秘的医学领域,科学家和医生们对这一神经障碍知之甚少。它会损害儿童的社会交往和沟通技巧。
在这项研究中,研究人员对布里斯班州小学的99名年龄在5-13岁的儿童进行了观察。在这些孩子中,有些是孤独症,有些不是。所有孩子们和两只豚鼠(教室宠物)进行交往的情况都受到了监视。研究人员注意到,大家在和豚鼠一起玩,比和大家一起玩玩具的时候,自闭症儿童更容易与同龄人交流。期间,他们看着豚鼠的脸并和其他儿童以及成年人进行身体接触。
据科学日报声称,动物的存在增加了孩子们出现微笑、开怀大笑的次数,并有效减少了他们哭喊、皱眉和抱怨的行为。
“动物的存在似乎鼓励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互动行为。”研究报告的作者,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博士候选人玛格丽特MargueriteE.O'Haire告诉《赫芬顿邮报》:“在孩子们进行游戏时或者在家庭活动时加入一只小动物,可能是一种鼓励儿童社会化的有效方式,当然,对成年人同样有效。”
他补充道,当孩子们都忙于处理动物的存在时,会比玩玩具时多花费55%的社会行为。
据研究人员声称,学校的课堂会给孩子特别大的压力,自闭症儿童要融入整个班级是很费力的事情。如果小动物的存在能降低这种压力,那么自闭症儿童就会感觉更自在,更容易与他人进行互动和对社会敞开胸怀。